色彩风格

经开区检察院举办 “新时代检察故事我来讲”演讲比赛

【字号:    】        时间:2024-11-04      

为教育引导全体检察人员进一步牢固树立、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理念,持续宣传检察机关“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优秀案例故事。10月28日,经开区检察院举办“新时代检察故事我来讲”评选活动。院领导班子和全院检察人员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7名青年干警根据抽签顺序依次上场,通过“演讲+PPT展示”的方式,生动讲述真实办案过程及切身履职感受,深刻诠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价值追求,展现了经开干警奋发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找到了申诉人的心结所在,我们又对案件进行了复查,将能够证明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客观证据进行了一一罗列”来自第三检察部的张瑾让我们看到了检察听证在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
“我院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经审查依法变更李某的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李某释放的当天距离大年三十只有两天了。春节后,我收到了来自李某及其家属赠送的锦旗,上书‘公正执法办案神速,为民解忧大爱无疆’”。这是第一检察部黄金钰检察官在办理一起盗窃案的办案经历,“这一次的经历,让我切实体领会了‘如我在诉’的内涵,即使是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我们也可以通过依法办案让他们感受司法温度。”

“不捕会不会导致二人发生冲突,被害人会不会去申诉、信访,从而产生新的社会矛盾?”来自第一检察部的赵安妮向我们讲述了犯罪嫌疑人龚某与被害人冯某某因日常矛盾升级而引发的肢体冲突。案件虽小,但背后的情感纠葛却异常复杂。最终通过耐心释法说理,促成了双方的和解。“这起案件教会了我,法治不仅是法律的裁决,更是人心的和解。”

“双方拉扯,怎么会伤到脚趾头?脚趾头到底是怎么骨折的?”来自第一检察部的刘启涛检察官分享了一起因疫情期间进厂纠纷而引发的故意伤害罪案件。通过细致的现场勘查和监控视频分析,找到了案件的关键证据,最终使小张认罪伏法,双方达成调解。刘启涛检察官向我们感慨道:“审查案件一要坚持亲历性,二是我们办案人员要有悲悯之心。”

第二检察部魏莱讲述了一起销售假药行刑反向衔接案件。“经过深入分析、广泛探讨,听证会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行政处罚应结合违法行为的偶发性、主观过错、危害后果及整改情况、是否初次违法等情况进行综合考量,保证‘过罚相当’”。通过公开听证会,最终确定了合理的罚款金额,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体现了司法的温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二检察部的伍婕薇带来了关于公益诉讼的动人故事。她讲述了“益心守望工作室”如何聚焦老年人权益保护,通过走访调查、发出检察建议、组织公开听证会等一系列举措,解决了老年人幸福食堂的食品安全隐患和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的消防安全问题。“这真是为老年人办了实事,整改了老年人活动场所的安全隐患问题,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安心舒适了!”从她的言语里我们感受到了检察机关为民办实事的温暖力量。

“为查明案件事实、明确双方责任,在接待老范的当天我们就跟随他到他家里查看了现场情况,通过现场勘察拍照取证,确实存在瓷砖空鼓、脱落的情况,装修质量存在问题。”第二检察部闫少君向我们讲述了一起装修合同纠纷案。在老范几乎对法律失去信心时,检察官通过实地勘察、细心调查,发现法院判决确有不当。通过抗诉再审,最终法院支持了老范的诉讼请求。这起案件,让检察官深刻体会到“一枝一叶总关情,最是小案显担当”。

“新时代检察故事我来讲”主题演讲比赛不仅为检察干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 “六个坚持”和“三个善于”的理解和认识。评委们进行综合评分后,现场颁发一二三等奖以及最佳故事奖、最佳理念奖、最佳表现奖。

院分党组书记、检察长顾玉梅对此次活动及选手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她表示本次演讲比赛,参赛选手准备充分,PPT制作精良,案例分析深入透彻,理念阐释清晰,充分展现出丰富的办案经验。不过,在演讲内容的表达以及演讲技巧方面,如眼神交流、表情管理、声音的抑扬顿挫和肢体语言等,仍有提升空间,要注重演讲与表演结合,增强个人激情与气势,提升控场能力,在舞台上展现自信,赢得评委信赖。

她要求全体检察人员以此次比赛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正确认识考核变化,深刻认识和把握 “三个管理”的内涵和要求,全力推进专项工作。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将主要精力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履职办案本职本源及高质效办案价值追求,推动基层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